100元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全国高端大圈经纪人联系方式,全国同城空降快餐品茶,2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

调查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调查研究 >> 正文
【原创】发挥比较优势 用好后发优势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6日 17:54:00  来源: 云南日报

  作者 周观琪 张益策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在新发展格局下,云南省的比较优势多聚焦于传统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而后发优势则是融入新技术、新业态的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增长点,只有做好两者的“加法”与“乘法”,才能推动云南省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上做“加法”:夯实发展根基,推动产业升级。传统产业是云南经济发展的“基本盘”,是稳定经济增长、保障社会就业的重要支撑。云南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农业、矿产、旅游等传统产业领域形成了显著的比较优势。但与此同时,传统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要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实现传统产业的“老树发新芽”。一是业态创新做“加法” 。农业是云南最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之一。通过业态创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规模做优一产,以拓宽精深加工做强二产,以“绿色云品”、对接市场需求、打响区域品牌为导向做优三产,形成新的数字农业、文旅农业、休闲农业、观赏农业等新业态,做好农业比较优势的“加法”。二是产业链延伸做“加法”。云南矿产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以初级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近年来,云南通过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大幅提升了产业附加值和价值链上游程度。三是品牌建设做“加法”。云南的咖啡产业,通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步实现了从“卖优质原料”到“卖品牌产品”的转变。以咖啡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通过促进三产融合,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体系化复合品牌,逐步突破了原本束缚产业发展的“价值链低端锁定”。云南还有更多的同类型产品,需要通过品牌化建设路径提升“绿色云品”的真实价值。

  在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上做“乘法”:激发发展动能,培育增长引擎。新兴产业是云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云南在绿色能源领域,充分发挥水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打造绿色能源牌,在新兴产业的后发优势上做“乘法”的实践,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的乘数效应。一是绿色能源做“乘法”。云南水能资源丰富,通过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云南不仅优化了自身的能源供给结构,还通过“西电东送”工程,将清洁能源输送到东部沿海地区。这些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数字经济做“乘法”。云南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建设“数字云南”,推动农业、旅游、物流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在农业领域,通过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逐步推广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三是生物医药做“乘法”。云南生物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通过科技创新,云南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云南白药集团通过研发创新,推出了系列高端生物医药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通过要素重组、价值重构,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价值空间。一是“茶+科技”融合,创造传统产业的新动能。云南通过“茶科技融合”,推动普洱茶产业的科技创新。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了普洱茶种植、加工、销售的全程可追溯;通过生物技术,开发出功能性普洱茶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茶产品功能性、便捷性的多元需求。“茶+科技”的融合大大提升了传统普洱茶产业的效率,并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创造了更大的产业价值。二是数实融合,开拓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云南通过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例如,在鲜切花产业,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鲜切花种植、采摘、销售的智能化;在矿产产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矿产资源的智能化开采和管理。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极大地提升了传统产业的效率和效益,并为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数据。

  云南的实践揭示了经济转型升级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统筹兼顾的辩证法。传统产业积累比较优势的“加法”与新兴产业打造后发优势的“乘法”相互作用,形成“老树新枝”与“新苗成林”共生的产业生态。当传统优势被注入创新因子,当新兴动能获得产业根基,云南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弯道超车的新路。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清涧县fh3139| 韶关市jsr684| 新乡市y1s329| 章丘市zyn931| 秦皇岛市2bb114| 曲沃县pvf132| 嫩江县2aa114| 晋宁县xd2402| 上犹县tsj332| 洛扎县j2f752| 西林县wty962| 盘山县2ze186| 连云港市2pp277| 永年县dz1365| 上犹县azx907| 新野县z1l453| 墨竹工卡县opj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