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全国高端大圈经纪人联系方式,全国同城空降快餐品茶,2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

第7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1年 >> 第7期 >> 正文
百年伟业之哲学启示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04日 16:18:43  来源:

  作者 赵 新 大理市第一中学党总支书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文结合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从五个方面论述中国共产党百年伟业背后的深刻哲学启示:道路选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方向引领——坚持以科学理论为行动指南;审时度势——始终抓住重点和关键;信念如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道路选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能不断取得成功,什么时候背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损失以致失败。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积贫积弱的局面,进行了不懈探索,但都没有成功。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但是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国家取得革命胜利,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和道路可选。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实际和国情,经过艰辛努力和探索,经过长达28年的浴血奋斗,走出了一条建立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站立起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上,没有现成教科书可供学习、没有成熟发展模式可供借鉴。历经“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曲折坎坷的中国共产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完善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呈现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意味着,现代化既不是全盘苏化,更不是西方化,不同国家的现代化必须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这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必然选择和必然结果。各国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全盘照搬他国的制度和模式必然是灾难性的,不可能获得成功。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为世界上有过相似经历且面临加快发展重任的国家贡献了智慧和思路。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共产党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

  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社会变革的主体,也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社会实践和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政党,自成立之初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作为始终坚守的革命理念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的这种基因决定了其革命精神的核心必然是人民价值,为中国人民解放和幸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我们党从不讳言自己的利益追求,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与西方政党代表特定利益集团有着根本区别。工作方法上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必然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拥护、支持和参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这不是争权夺利,更不是专制集权,而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以脱贫攻坚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国的脱贫攻坚,创造了世界减贫历史的奇迹和示范,为世界贡献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果没有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如果没有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怎么能创造这样的人间奇迹?

  以人民为中心,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方向引领——坚持以科学理论为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科学理论是人类认识长期发展的总结,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而形成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学说体系,实践检验是科学理论真理性的标准,也是科学理论产生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一个政党而言,思想理论建设非常重要。对党内,要通过思想理论建设告诉党员该怎么干、为什么这样干;对人民,要通过思想理论建设让人民群众跟着党走,凝聚起磅礴力量。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是有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就在于它是科学的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中国人民无往不胜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团结凝聚人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全盘西化”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主张都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才有希望和出路。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坚持以科学理论为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动力和思想武器。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鹿邑县snu926| 肇东市j5z327| 大名县knb958| 咸丰县aos242| 上林县5rg180| 驻马店市ya6411| 民乐县obm580| 吉安县s6w201| 万州区piu834| 闽侯县4ea925| 玉屏aq4826| 华安县aqa63| 英吉沙县f4z792| 贵溪市vyd496| 信阳市4ma400| 临桂县mc5436| 嘉禾县yj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