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全国高端大圈经纪人联系方式,全国同城空降快餐品茶,2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

独家约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独家约稿 >> 正文
【原创】守住底线护好苍山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4日 15:48:09  来源: 云南日报

  作者 董博文 李润生

  近日,大理市人民政府发布通告,进一步加强苍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其中有两条特别值得关注:禁止任何人进入苍山保护管理范围的核心区,禁止在苍山保护管理范围的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

  近年来,随着苍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各类新型旅游方式层出不穷。这本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却因部分人的违规闯入而蒙上阴影。要知道,自然保护区不是“野生游乐场”,苍山海拔2200米以上区域更不是可以随意闯入的“法外之地”。每一次擅自闯入,不仅是对脆弱生态的破坏,更是对自身安全的极度不负责任。

  针对此乱象,近日,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召开了苍山保护管理专项整治专题会议,明确要开展全域全链条排查,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违规旅游、商业采菌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同时加强源头治理,开展文旅行业法规培训,规范市场秩序,探索疏堵结合的长效之策,发展合规生态项目,推动周边社区产业绿色转型,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双赢。

  守护好苍山这片绿色家园,需要制度刚性,也需要社会共识。政府部门要筑牢监管防线,旅游从业者和网络平台要守住经营底线,而每个公民更应该规范自身行为。当我们选择用镜头代替采摘,用远观代替闯入,用遵守代替任性,就是对苍山最好的守护。

  人与自然相处,既要满怀热爱,更要心存敬畏。只有让短利为生态让路,用文明为自然护航,苍山洱海的壮美画卷才能永驻人间。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枞阳县jhu25| 长沙县r5e628| 绍兴县uaw778| 连南5wa127| 庐江县py5121| 清徐县odo46| 孟津县g5a369| 繁峙县krr577| 邹平县x6d634| 汝州市rym136| 老河口市xmm627| 乌什县6cu359| 周至县tt4515| 葵青区iww7| 克什克腾旗y4e304| 额尔古纳市elh26| 徐州市4xf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