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全国高端大圈经纪人联系方式,全国同城空降快餐品茶,2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

独家约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独家约稿 >> 正文
【原创】云岭论坛 | 岂能用单向标准裁剪历史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4日 15:48:09  来源: 云南日报

  作者 黄鹤权

  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一幅鲁迅手夹香烟的网红墙画被控烟志愿者孙女士看到后投诉“误导青少年”,建议将其修改为握拳姿势。事件发酵后,大多数公众反对以单一标准篡改历史形象,绍兴市文旅局也明确表示不会盲目改动。

  这场看似简单的控烟争议,实则撕开了一道深层文化命题。当我们用现代社会的“道德洁癖”裁剪历史人物的真实肌理,掐灭的或许不只是画中的烟,更是历史承载的思想锋芒。

  鲁迅与烟的联结,是其精神世界与时代语境的具象投射。鲁迅先生手指夹烟的形象,绝非艺术创作的随意选择,而是有大量历史照片和同时代人回忆佐证的真实记录。35年烟龄里,香烟是他暗夜写作的陪伴者,是他对抗精神困境的“麻醉药”(鲁迅致许广平语),更是他作为“精神界战士”的视觉符号。更重要的是,在那个年代,烟是无数知识分子思考时的寻常陪伴,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特质,它是历史真实的一部分,是理解鲁迅所处语境的重要细节。当我们试图抹去这一细节,本质上是在剥离历史的复杂性,将立体的人物简化为扁平的道德符号,最终让历史失去可供触摸的真实温度。

  投诉者以“误导青少年”为由要求改画,看似是在“?;は乱淮?rdquo;,实则暴露了对历史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认知偏差。这种逻辑认为展示鲁迅抽烟,就会诱导青少年模仿。但真正的文化传承,从不是让历史人物符合现代的“完美标准”,而是引导后人透过具体形象,读懂其背后的精神内核。我们纪念鲁迅,是要学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批判勇气,学他“救救孩子”的悲悯情怀,学他在黑暗中始终保持清醒的独立思考。若为了规避所谓负面影响,刻意修改历史形象,反而会让青少年失去对历史的完整认知,当他们意识到历史可以被随意美化,对文化传承的信任也可能随之动摇,这比“看到抽烟形象”的危害更甚。

  事实上,这场争议还折射出当下一种值得警惕的文化倾向:以“现代性正确”消解历史的思想张力。近年来,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有人建议删除《水浒传》中的暴力情节,认为“不利于价值观培养”;有人要求修改杜甫画像,觉得“过于愁苦不符合正能量”;如今又有人想“掐灭”鲁迅的烟,觉得“不符合控烟理念”。这些诉求看似合理,实则是用单一的现代标准,去裁剪多元复杂的历史,用表面的“无害”,替代深层的“有思”。

  公众对改画的反对,恰恰说明人们仍珍视历史的真实与思想的锋芒。这种反对,不是不认同控烟的重要性,而是反对以牺牲历史真实为代价的“一刀切”;不是维护“抽烟”的行为,而是维护鲁迅精神的完整性。唯有尊重历史的真实肌理,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对复杂的包容、对批判精神的坚守,才能让鲁迅的思想真正薪火相传,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联系方式?。?中央厨房?。?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富宁县4ae124| 阿拉尔市fy4275| 丰台区itd86| 东阳市a2m543| 黄骅市iap481| 井研县psc715| 古浪县2kr305| 专栏zco74| 盐池县3cg204| 准格尔旗pc3728| 炉霍县ngl671| 周宁县b3g959| 吉水县usq728| 无锡市3zq855| 灯塔市rz1611| 宾阳县det873| 双鸭山市k2c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