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熊智谦 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深重苦难,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的辉煌业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这一伟大成就的力量之源。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磅礴力量,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提供坚强精神动力和根本保障,是新时代云南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凝聚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在中华民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抗日旗帜,“给日本强盗与一切帝国主义以严重的回答”,生动诠释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极大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抗战到底的爱国热情,也为今天我们攻坚克难、实现民族复兴梦想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和智慧奉献。新时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必须大力弘扬抗战时期万众一心的爱国精神。一方面,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教育实践,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各族群众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云南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中华民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一批抗日将领和“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充分展现了中华儿女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面临诸多风险与挑战,必须坚定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新时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必须大力继承和弘扬抗战英烈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将其转化为全省上下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坚定信仰和精神动力。一方面,要强化理论武装和历史教育,系统阐释和宣传云南各族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现的英勇事迹与崇高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把握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另一方面,要在全省大力营造崇尚英雄、学习先进、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鼓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一代,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的最前沿、重大任务第一线、沿边开放新高地、边境旅游示范村建设,在实践锻炼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升华理想信念。
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攻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的艰难险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都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在中华民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无论是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还是敌后战场的顽强斗争,无数先烈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大无畏精神,排除万难、英勇牺牲,最终赢得了伟大胜利。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绝非一片坦途,必然会面临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和重大矛盾。新时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必须继承和发扬抗战先烈的英雄气概,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增强斗争精神,着力提升斗争本领。一方面,要敢于啃“硬骨头”,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无论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还是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都必须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不断夯实云南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另一方面,要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其他省份先进经验,充分挖掘和培育未来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为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持续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在中华民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牺牲之惨烈世所罕见,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从未被摧垮,必胜信念始终闪耀光芒。正是凭着对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坚定信仰,中华民族才得以在黑暗中看到曙光、于逆境中实现奋起。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其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久久为功。新时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必须深刻汲取抗战时期“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的坚定信念,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人民拥护的正确道路。一方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三个定位”,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责任编辑 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