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心理育人”工作,提升新生心理适应能力,赋能健康成长,文山学院于近日举办《内心的力量:大学生活中的情绪调适与心理建设》新生心理适应专题讲座。讲座邀请云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宁主讲,2025级全体新生、新生班主任及教官共同参与,开启大学心理适应新篇章。
前置引导:报媒搭桥,认知先行
讲座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每一位新生发放精心编印的《青心园》心理健康报,为新生搭建了解学校心理资源的“第一桥梁”。报纸系统介绍了学校心理支持体系,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功能室、心理咨询服务流程,并梳理新生入学适应期常见挑战(如想家情绪、人际冲突、学习方式转型)及应对策略。新生们通过翻阅报纸、相互交流,提前熟悉心理调适路径,为学习奠定认知基础。
深度赋能:案例剖析,方法落地
周宁教授聚焦“大学生常见适应问题”,结合深厚的理论积淀与丰富的实践案例,深入浅出剖析了新生步入大学可能面临的心理挑战及其成因。在揭示问题本质的同时,周教授着重传授了一系列科学、实用的情绪调适与心理建设方法,引导新生主动掌握应对策略,提升心理韧性。讲座现场互动踊跃,气氛热烈。
讲座结束后,师生反馈“干货满满”,新生李同学表示:“周教授讲的心理调适自助手册,让我不再焦虑人际的问题,我将主动与舍友建立联系,主动参与社团活动,让‘异乡’变‘家乡’”。导师甘老师说:“讲座后,班委主动咨询如何组织‘宿舍适应主题班会’,学生的主动性明显提升。”
长效护航:落实政策,着眼长远
本次讲座是文山学院贯彻国家及省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的具体行动,通过“前置引导+专业赋能”模式,既回应新生当下适应需求,更筑牢长远成长心理基石。下一步,文山学院将持续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心协自助”四位一体心理育人体系,创新“老山精神心理工作坊”“朋辈互助小组”等特色活动,用心用情守护学生心灵成长,为培养身心健康的时代新人持续发力。
文山学院 供稿
(责任编辑 苏宇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