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全国高端大圈经纪人联系方式,全国同城空降快餐品茶,2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

独家约稿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独家约稿 >> 正文
【原创】日新论坛 | 在中外教育交流合作中互学互鉴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 15:51:50  来源: 云南日报

  作者 谢建东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青年应该通过教育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合作意识,共同开创人类社会美好未来。”

  教育交流合作是促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纽带,同时也是加深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之间相互了解和建立友谊的重要渠道,可以为世界各国和人民加强交流合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加强中外青年教育交流合作,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需要,也是培养大批具有全球视野青年人才的必然要求。

  以教育交流合作拓展“朋友圈”

  中外教育交流合作有学生留学、教师交流、校际访问、科研合作、管理部门交流等形式,在众多形式的中外教育交流合作中,青年群体是重要力量甚至是主体力量。开展中外教育交流合作,首先要解决好日常交流即语言的问题,然后是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相互了解和适应。通过教育交流合作,打通语言、文化等壁垒,不仅可以提升青年的外语水平、跨语际交流能力,也可以加深对彼此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对自己国家、民族、文化等的认同。通过教育交流合作,中外青年拓展了知识、丰富了阅历,增进对异域国度的了解,看待世界、处理问题的眼光将更加开阔和包容。中外青年在共同学习过程中的相互讨论与合作,不仅可以加深对彼此人生价值追求的了解,也将助力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及人民的相互了解。青年是继承中外友谊、推进中外合作、续写中外友好的生力军,青年群体在出国求学时期与老师、同学、朋友等结下的情谊,将有助于中外关系的发展、务实合作的开展。

  以青年为纽带讲好中国故事

  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和积极性。青年充满朝气和活力,乐于接受新事物,在对外交流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青年为纽带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要推进中外青年广泛交流,以情交心,增进相互理解;要仔细研究青年的认知、特点和需求,设置与青年相关的议题,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教育交流合作形式多样、涉及面广,而且能够在相互学习中跨越隔阂、加深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共识、融汇新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框架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外教育交流合作,持续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举办“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青年学生“汉语桥”夏令营等活动,积极推动青年在中外教育交流合作、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部门着力搭建中外青年交流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外青年交流活动,将教育因素熔铸到音乐、舞蹈、戏曲等文艺的相互学习了解中,熔铸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创新创业等的考察体验中,遇到敏感问题不回避,坦率表明立场,鼓励中外青年交诤友挚友。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应该继续坚持、不断完善。

  重视青年力量促进民心相通

  教育是传播知识、启迪智慧的事业,具有增信释疑、传播理念等功能,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不管是推进教育开放,提升我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还是发挥好中外教育交流合作的国际传播功能,都需要高度重视青年的力量。青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年群体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国际关系具有重要影响。要将中外青年交流与教育合作有机融合,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和谐共生,引导不同国家青年用包容、互鉴、欣赏的观点看待世界、看待不同的文明。要发挥好广大留学人员的优势,加强内引外联、牵线搭桥,用国外民众易于理解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近年来,为推进中外教育合作、青年交流,许多高校立足自身实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比如,云南大学依托青年外交高校联盟、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等机制,加强区域国别、国际传播等学科建设,持续举办“一带一路”的朋友——国际青年传播工作坊、南亚东南亚未来传播者·国际中文教育训练营等项目,不断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教育合作、青年交流。各地的探索和经验,可以适时总结、相互借鉴。

  在国际交流实践中培养青年人才

  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要着眼于培养大批国际化的青年人才,要在国际交往实践中培养造就青年人才,鼓励更多青年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建立一个公平、包容、可持续的地球,需要包括全球青年在内的每个人加以重视并担当责任。通过中外教育交流合作培养更多青年国际人才,增强教育服务国家外交的能力,就是要大力培养熟悉我国国情、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推动青年积极参与各类全球治理,在外交事业、国际传播、国际教育等中外交往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本事。青年组织、宣传、网信、外事、教育等部门,媒体、学校、行业协会等机构,应该为青年参与全球治理,赴海外参观学习、实习实践等提供多元化的渠道和机会。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阿城市cs8988| 瓮安县gnh472| 朝阳区g6e633| 广西yvx841| 彩票6gc8| 黄陵县ab6654| 林西县wcj475| 眉山市i6m34| 道真l6c628| 隆子县tsa716| 江油市7zx991| 鱼台县hf7389| 秦安县xwr625| 河源市i7b648| 临武县yeg339| 莫力5gg313| 舒兰市dx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