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时评特约评论员 耿立春
位于昆明市光华街的抗战胜利纪念堂,以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吸引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成为热门打卡地。这座始建于1943年的标志性历史纪念建筑,以战机造型的平面布局和“金樽美酒庆胜利”的建筑意象,见证着云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特殊贡献,是民族精神的立体注解,也是奋进力量的时代书写。
春城小学教育集团的师生在抗战胜利纪念堂开展清明祭英烈及入队仪式。云南日报 记者胡妤雅 摄
建筑虽无声息,历史的记忆却清晰可见。胜利堂的主体建筑及主题展厅,展示了滇军出征抗日、滇缅公路的“生死补给”、驼峰航线的生命壮歌、西南联大的知识火种等场景,铭刻着云南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作出的巨大牺牲与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基因密码的立体注解和生动展现。这种具象化的存在,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固堤坝。让云南抗战历史被真实记录,伟大抗战精神成为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动力源泉。
近年来,胜利堂经过精心修缮,在保留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融入了更现代、更具互动性的展陈技术,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提供了沉浸式的历史体验。将伟大抗战精神的云南篇章转化为地方叙事和精神资源,使爱国情怀变得可感可知,对于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一企业党支部专程到抗战胜利纪念堂展厅参观。云南日报记者 胡妤雅 摄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各族儿女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全民族抗战洪流之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引领着云南抗战走向胜利,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兴衰、地方安危以及国家存亡融为一体,构筑起了西南边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高地。新时代传承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保护和利用好宝贵的云南抗战史料,坚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根脉,继续激发团结奋进的力量。
作者单位:云南中医药大学
(责任编辑 苏宇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