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全国高端大圈经纪人联系方式,全国同城空降快餐品茶,2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调研基地
以中央八项规定引领作风建设纵深推进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4日 17:59:43  来源: 云南理论网

  作者 杨鸿春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作风建设之于中国共产党,是关乎根本、关乎全局、关乎长远的永恒课题,是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坚强基石,是展示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的核心标识,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纽带,更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庄严宣示,是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以“关键招”激活“全盘棋”的战略之举,必将推动作风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向纵深发展。

  作风建设的“定盘星”,精准校准前行方向。中央八项规定仅八条,却字字千钧、纲举目张,聚焦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出访活动、警卫工作、新闻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这八个关键方面,直指作风问题的要害。中央八项规定具有鲜明的制度化特征。它不仅是一套行为规范,更是一套可操作、可执行的制度安排。例如,规定中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不得随意出访、不得随意发表文稿、不得随意接受宴请等,这些内容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约束力。同时,中央八项规定还强调“以上率下”,要求中央政治局成员带头执行,为全党树立榜样。这种自上而下的示范效应,使得中央八项规定在实践中能够迅速落地生根,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它不仅有效遏制了“四风”问题的蔓延,还推动了政府工作效率的提升和群众满意度的增强。例如,会议精简后,党员干部不再被冗长无意义的会议所束缚,能够更加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文件简报的减少,使基层干部能够腾出更多时间处理重要事务;调研的深入,使政策制定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提升了政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此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连续多年公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数据,显示出制度执行的持续性和严肃性。

  “面子”到“里子”的深刻蝶变,擦亮先锋本色。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带来了党员干部作风的深刻且全方位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外在的行为举止上,更深入到内在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中,是一场从“面子”到“里子”的深刻革命。公务接待方面,简朴之风盛行。走进机关食堂,不再有奢华的菜肴和昂贵的酒水,取而代之的是家常便饭和清淡饮品。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公共资源,更彰显了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和对群众感情的珍视。一位基层干部感慨地说:“现在接待上级,不用再为排场发愁,而是把精力放在汇报工作、解决问题上,心里更踏实了,也能更专注地为群众办实事。”简朴的接待方式让干部们更加注重工作实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例如,某县在接待上级调研组时,选择了当地的农家小院作为接待地点,准备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菜,既体现了地方文化,又节约了费用。调研组对这种简朴而实在的接待方式十分赞赏,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工作作风。在调查研究方面,深入基层接地气。在调查研究领域,党员干部不再满足于“坐在车里转、隔着玻璃看”的表面形式,而是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他们挽起裤腿、踏入泥地,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问题解决在实处。在某乡村,调研人员与村民围坐在一起,详细询问农业生产中的困难和需求。当得知村民在种植某种经济作物时遇到技术难题时,调研人员立即联系农业专家,为村民举办技术培训班,并建立长期的技术指导机制。这种务实的作风,让群众看到了党员干部的真诚和担当,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中央八项规定促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追求表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是注重实实在在的发展,注重为群众谋福祉。更加督促领导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工作,为地方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筑牢长期发展根基。“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一要加强制度建设,细化规则要求。要将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形成可操作、可监督、可问责的制度体系。例如,制定公务接待标准、会议审批流程、公文管理规范等,使各项要求更加明确、更具约束力。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让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对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形成有力震慑。要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批评教育;对违规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同时,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通过举报信箱、热线电话、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某地通过设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推动了作风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整改。三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思想自觉。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专题讲座、警示教育、廉政文化宣传等,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例如,某单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通过观看案例展板、听取服刑人员忏悔等方式,使大家深刻认识到腐败行为的危害,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只有从思想上筑牢防线,才能在行动上守住底线,真正把中央八项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只有不断完善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教育,才能推动作风建设不断走向深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以优良作风书写新时代华章,共筑民族复兴梦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事业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中央八项规定为笔,以作风建设为墨,书写新时代的壮丽华章。一方面,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力量促创新。优良的作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只有以优良的作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才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困难、砥砺前行。在经济领域,优良的作风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解决难题赢信任。优良的作风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障。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只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难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责任编辑  沈艳)

责任编辑:沈艳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安化县3tj519| 灵川县nn3692| 蚌埠市ktr324| 五华县k3t581| 横山县tvj628| 洪洞县4dx942| 丰都县io2392| 新和县cdj825| 道真n2h555| 灵台县fjf978| 织金县2tp560| 黄陵县sr2316| 海伦市pe2926| 响水县mnl137| 彰武县i3j814| 繁昌县oqe196| 东乡族自治县3rr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