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7日,昆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开展“筑牢、互嵌、振兴——石榴花开映怒江”主题调研活动。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入户访谈、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实践团队先后走访泸水市和谐社区、锦绣社区等地,参观村史馆、党群服务中心、帮扶中心等,调研易地扶贫搬迁成效。通过入户访谈,同学们了解到搬迁群众在居住环境、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显著改善,直观感受到乡村(社区)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在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实践,进一步理解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凝聚人心、服务民生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座谈交流中,社区干部介绍了“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模式,促进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的实践经验。实践团参观了怒江减贫交流中心,通过图片、实物和数据,深入了解怒江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通过精准扶贫实现历史性摆脱贫困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
此次实践使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成员表示,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思政课教学案例,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贡献智慧。下一步,昆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探索“社会调查+思政教育”融合模式,推动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图片为供图)
云南理论网记者 沈艳
通讯员 李玲馨 茶爱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