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不限次数上门电话,全国高端大圈经纪人联系方式,全国同城空降快餐品茶,2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

第4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云南理论网 >> 社会主义论坛 >> 2022年 >> 第4期 >> 正文
以“精准思维”破题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1日 19:19:43  来源: 社会主义论坛

  作者 鲁泽强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研究室党组书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培养精准思维、精准开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南华县运用“精准思维”找准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开展“双联双强”活动,破题乡村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力量下沉一线,实打实开展工作

  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充分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的殷殷嘱托,通过组织全县128个机关党支部和128个村(社区)党总支结对,全面保障乡村振兴。联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班子,筑牢战斗堡垒。协助联建村选举产生村(社区)“两委”成员1328名、村(居)务监督委员384名,全县128个村(社区)均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联建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示范引领带动。实施“领头雁”计划和人才回引,通过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培养或人才回引任村“两委”成员52人,储备后备干部860人。联建一个功能实用的活动阵地,强化基础保障。新建村民小组(党员)活动场所247个。联建一套务实管用的工作制度,完善治理体系。帮助联建村建立健全党内组织生活、村民自治、财务公开、社会治理等规章制度524项。

  夯实组织基础,建强战斗堡垒

  “船载千斤靠舵手,雁飞千里靠头雁。”通过组织全县3522名机关党员和9380名农村党员结对联系,让每名党员切实肩负起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推动改革发展等责任。严把党员“入口关”。对照发展党员5个阶段25个步骤、“13条正面清单”和“14条负面清单”,扎实开展“两违”党员排查整顿工作,工作经验得以在全省推广。严把党员“教育关”。建成南华县“互联网+党校”党员教育云上学堂,构建“阵地课堂”集中导学、“流动课堂”上门送学、“田间课堂”现场助学党员教育体系,打造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闭环。严把人才“培养关”。创新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引导人才向镇村一线流动。严把党员“关怀关”。对172名正常离任的村(社区)干部给予补助1034万元,制定出台村(社区)干部管理激励规定和村级集体经济考核奖励办法,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率先建立“大岗位制”,村干部待遇人均提高1000元以上。

  建立健全机制,全面激发活力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南华县在“双联双强”中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全面激励党员担当作为。一是创新开展“六个先锋村”创建工作,调动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全面激活农村党组织神经末梢。已评选出先锋村82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争先进、立标杆、作示范”蔚然成风。二是创新建立“十星表彰激励、中间巩固提高、后进帮教整改”的星级化管理机制,不断激发广大党员“争星晋位”的积极性,县委办党支部等9个党组织被命名为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腾龙物流党支部被选树为云南省“两新”组织“党建强、发展强”示范党组织。三是探索建立并全面推行“三联五抓”工作法,2021年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全覆盖对全县12526名村组干部进行任职资格联审。四是探索构建了“四类措施”党员帮扶体系,累计走访慰问联系群众99384人次,慰问资金及物资折价1202.46万元,帮助解决困难问题6539个,(下转第52页)(上接第50页)投入资金及物资折价2733.69万元。

  实施双突破,实现双联双强

  通过“双联双强”这一有效载体,实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工作上台阶、堡垒更牢固、党组织和党员双提升,助推全县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产业振兴”实现突破。成功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野生菌示范县,并获得扶持资金3000万元。2021年,全县野生菌生产销售及加工产值为41.45亿元。认定楚雄州“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建成蔬菜、中药材、魔芋等产业基地62万亩、规模养殖小区(基地)31个,培育省州级农业龙头企业36户。“生态振兴”亮点纷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77%,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8.22%,被水利部列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省委、省政府对2020年云南省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突出县市区进行通报表扬,南华县名列其中,并获得5000万元资金支持,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文化振兴”有声有色。成功举办“中国·南华第十八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和“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龙川摸鱼节”,接待游客375.2万人次;创新“云上办节”模式,全网点击量突破3亿次。成立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苏者跳歌调”传习所和“彝族服饰”传习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5项、传承人116人。“人才振兴”取得实效。楚雄州恒麟建材有限公司被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确定为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挂牌成立全县第三家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张万春工作站”。彝绣协会党支部书记丁兰英入围首届“兴楚人才奖”,全县有6人入选楚雄州第三批“彝乡英才”。“组织振兴”势头强劲。稳步推进2个县委书记领航项目,持续开展2021年40个“3100”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精心打造35个“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基层党建示范点,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稳步提升。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21.33万元。

  (责任编辑 李 雯)  

  2022年第4期《社会主义论坛》“实践与探索  

责任编辑:苏宇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商河县oyy413| 清水河县1he930| 泗洪县cs1759| 周宁县vg2954| 上思县jum121| 永登县b2e487| 荥阳市eyp801| 黄大仙区2ue928| 榆林市cu2723| 信丰县ufk814| 阳新县x2q570| 桦川县qoy671| 屯留县0gk201| 丰宁xi1533| 和政县dot102| 伊金霍洛旗i1c193| 贺州市c1f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