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学校思政工作的根本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党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们办学的初心和使命。要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作为思政工作的重要引领,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切入点。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强化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人才培养各环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高校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始终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理顺党委工作体制机制。坚定主心骨,构建“领导内容全覆盖、办学治校全方位、深化治理全领域、改善民生全过程”的全面领导体系。以“师生同上一堂课”提升政治领导力,确保学校始终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场所。
加强思政课建设关键在于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立场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把政治标准放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把好教师交流、引进、培养使用关口。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的监察监督,健全青年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坚决实行思想政治、师德师风“一票否决权”,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组织开展学习师德典范、深化学术诚信教育等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思政课教师“要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必须积极围绕教学中相关问题展开学术研究,在解决教学问题中提升科研能力,把科研成果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统一。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
把建立健全思政教育的责任体系
作为学校思政工作的根本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抓好学校思政工作是各级领导的重大政治责任,党委常委会每年要专题研究学校思政工作,各级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专题研究1次思政课建设。落实省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和到学校讲思政课或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树立党委书记不抓或抓不好学校思政工作就是失职失责的意识,将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考核、巡视巡察和日常监督检查内容,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教育督导,与办学评估、招生计划、经费支持挂钩。学校党组织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学校思政工作的组织领导。高校党委会议每学期都要专题研究学校思政工作。健全学校党组织抓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要求,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确保学习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树牢“大思政”理念,坚持“开门办思政”,有效统筹校内校外、网上网下、课内课外各种资源,全方位推进学校思政工作,努力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落实思想政治和党务干部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机制,大力培育高校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领军人才,实施党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名师支持计划,组织开展示范培训,遴选骨干参加访学研修,建设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鼓励教学名师到思政课堂上讲课。
(责任编辑 李建宏)
作者 张光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2020年第7期《社会主义论坛》“特别策划•云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