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以“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的重要定位为方向和指针,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代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云南省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15个实施方案》,树立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理念,以更加务实管用的举措、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特别是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提升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加强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对外工作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发挥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形成相互配合、综合施策、协同发力的工作局面。以加强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能力、创新驱动能力、金融配置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区域经济实力。树牢新发展理念,围绕“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电子信息、现代物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八大重点产业,构建“两型三化”(开放型、创新型,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抢抓数字经济机遇、打造“数字云南”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对外辐射经济硬实力。以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为重点,不断加强对外传播体系和对外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中国故事、云南故事,不断提升对外辐射的软实力。
夯实辐射基础。围绕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电力和电信等互联互通工程,推进以中老铁路、中老公路为重点的中老泰国际通道建设,推进以高速公路、铁路为重点的中缅国际通道建设,推进以芒市—猴桥—密支那—雷多铁路前期工作和规划为重点的中印国际通道建设;继续加密云南至南亚东南亚国家重点城市的航班,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建设好、运营好柬埔寨暹粒吴哥国际机场项目;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通信枢纽,进一步提升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落实好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高质量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红河片区、德宏片区建设,把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成为云南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新平台。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建设,持续夯实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基础。
拓展辐射路径。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和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等多边合作机制,通过制定《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规划》和积极参与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合作支柱与“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合作”5个优先合作领域及其他方面的交流合作来不断深化澜湄合作进程;以孟中印缅地区合作论坛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研究工作组工作,助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早日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筹备组织好中国—南亚博览会和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深化和拓展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及环印度洋国家交流合作。进一步发挥云南省与周边国家建立的双边合作机制平台作用,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推进双边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增强辐射效能。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跨境物流合作、跨境金融创新发展、跨境电商发展、跨境产能合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发挥好瑞丽、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开放综合平台功能,推进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中缅瑞丽—木姐边境经济合作区、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商共建好中老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中越经济走廊,持续推进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和缅甸皎漂工业园区、曼德勒缪达工业园区云南产业园、密支那经济开发区等境外园区建设,打造一批绿色食品、装备制造、钢铁、建材、化工、物流等境外产业基地,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推进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持续加大与周边国家在人员往来、科技、教育、卫生、旅游、文化、体育、生态等人文领域的务实交流合作力度,尤其要继续实施好“光明行”、医疗卫生、减贫、教育培训、政府奖学金等民生项目。积极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社会组织走出去,发挥好智库和新兴媒体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增进民心相通,不断夯实中外友好交流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责任编辑 沈 艳)
?作者 杨绍成 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省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
2020年第7期《社会主义论坛》“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